《兰亭序》这边文章我们读书时候都学过,确实是一篇好文章,不过它更奇妙是它的书法美!《兰亭序》它是世人公认的瑰宝,在中国书法史上, 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。它为何能斩获天下第一行书的称号呢?究竟有哪些出彩的地方?这期小编带大家好好鉴赏谢书圣之经典作《兰亭序》! 风格突变创新 我
《兰亭序》这边文章我们读书时候都学过,确实是一篇好文章,不过它更奇妙是它的书法美!《兰亭序》它是世人公认的瑰宝,在中国书法史上, 被誉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它为何能斩获“天下第一行书”的称号呢?究竟有哪些出彩的地方?这期小编带大家好好鉴赏谢书圣之经典作—《兰亭序》!
我们看《兰亭序》整体的风格,古人形容为“清雄”两个字,所谓的“清”,就指它的秀润、潇洒、跌宕。“雄”,指他笔下很见骨力。就是说,要潇洒,要活泼,还要非常有力度,这样才是真正的好作品。王羲之能做到这两点,这是很矛盾的两点,能够同时表现出来,难度是很高的。王羲之的第二个特点,是他书法的整体风格,符合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庸思想。他没有慷慨激昂的大起大落,也没有低沉的萎靡不振的颓废和自怨自艾。他的书法里有一种安静雅致,文质彬彬,但是又很活泼的气息。所以,他的书法符合中国知识分子士大夫阶层的审美取向,有儒家的儒雅,有佛教的禅意,有道教的虚无,有夸张,但是又恰到好处不过分。
这种风格,是任何人都可以接受的,所以他能够做到让专家叫好,让百姓鼓掌,他的作品成功就在这个地方。所以王羲之的名字,在他之后的一千多年家喻户晓,可以说没有一个书法家能够排在他之上,古人甚至把《兰亭序》评价为“天下第一行书”。按道理,艺术不存在竞技的问题,没有办法进行排序和评价,文人这样推崇他,可见对他的崇拜和仰慕。一直到现在,学习书法,尤其是学习行草书的人,都绕不过王羲之。
首先说章法。王羲之《兰亭序》,从整体章法上来讲,错落有致、有行无列。行草书的结构,能够在一篇字里面有轻重的变化,一行字里有韵律感的变化,整篇字给人感觉活泼不生硬。里面有些字的对比很鲜明,包括字的大小的对比,粗细的对比,疏密的对比,方圆的对比等。对比是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艺术手段,没有对比就显得平庸、呆板,通过对比,打破平庸就会显得活泼。《兰亭序》从第一个字开始,就一字领全篇,第一个“永”字就把风格固定下来。“永”字,既有稳健的一面,又有灵动的一面,后来传说的“永字八法”,也是受这个的影响。“永”字产生了,后面全篇的风格基本上也就这样了,永和九年,岁在癸丑,“丑”字涂改了,用了方笔,但是涂改得非常自然,不像现在有些人故意地抹一下,简直东施效颦。
《兰亭序》里面有些字是补进去的,比如说“崇山峻岭”,“崇”字是补进去的,后面也有些改动的地方,虽然涂改了,呈现为一个墨块,但是增加了整体章法的美。在整体章法上,《兰亭序》是非常成功的,整篇作品里面没有采取草书的写法,全部都是行楷,既显得平稳,又显得活泼,王羲之能把分寸把握得恰如其分,他是在经意和不经意之间创作的这幅作品,非常自然,又匠心独运。
王羲之书法的结构,有对比,但是不强烈,有夸张,但是恰到好处。语言大师侯宝林先生讲过,没有夸张,不是艺术,但是宁可不到,不要过分。现在有些说相声的人,夸张过了,玩命地搞笑料,比起老一辈的艺术家,就显得不自然了。王羲之的《兰亭序》,就在于很高雅,没有江湖气也没有市井气,古人说“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”,如果连高雅都做不到,就不能称其为书法艺术作品。可以说王羲之这幅作品,在书法里起到表率的作用,所以到现在,很多人还是在临摹它,欣赏它,而且久赏不厌,越看内容越丰富,说明艺术含金量丰富,永远挖掘不完。
《兰亭序》在结构处理上非常巧妙,比如说“群贤毕至”的“群”字,“君”在上,“羊”在下,从上向下数,可以数出八个横,在艺术作品里,最忌讳的是雷同,设想一下,如果把这八个横,都按照一个方向,一种粗细写出来的话,那就很僵很死板了,就像古人讲的“如排算子”,像篱笆墙一样,没有意思了。王羲之能够对中国汉字这些相同的笔画进行大胆地夸张变化,是他艺术高明的地方。我们看“群”字上面这三个横,入笔的方式,行笔的方向,笔画的粗细长短,角度弧度,都有变化,看起来像一朵花一样展开,非常巧妙。下边的“羊”字三横相对平稳,又和上面夸张部分形成了对比,所以,虽然是八个横,但是明显区别开了,给人感觉不重复,这个字就处理得非常成功。
王羲之书法的点画体现了王羲之的创作风格,他的用笔非常善于变化,既活泼又雄强。古人评价书法,第一点要求就是力度,“力透纸背”“入木三分”“铁画银钩”“力能扛鼎”。在《兰亭序》里,每一笔都是非常挺拔的,他的直线,就像康有为说的“直如准绳”,他的曲线,像弓箭一样,隐而不发,很有弹性。例如“岁在癸丑”,“岁”字右边的戈勾,“茂林修竹”的“茂”字里的戈勾,给人的感觉就是很有张力,随时可以弹回直线,古人讲就像万岁古藤。他的捺,出得去还收得住,不飘。他的勾,有些接近于魏碑,比较平,角度不大,例如“殊”“亭”,但是“兰亭”的“兰”字,勾就向上挑,王羲之书法变化比较丰富,不像唐楷,相对统一。在一行里,有大小的变化,粗细的变化,曲直的变化,有些左边短竖的入笔,采取了空中“S”形行走的动作,比如说,“惠风和畅”的“畅”字左边的入笔,“惠风和畅”的“惠”字左边“田”的入笔,“茂林修竹”的“茂”字,入笔都带“S”形的动作,就显得整幅作品内容比较丰富,变化多。
王羲之,是中国书法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,他的《兰亭序》这幅作品,每一个笔画,就好比乐章里的每一个音符,充满了变化,活泼高雅,用这种风格表现了文章的内容,当时的心情,形式与内容又可以达到高度的统一,让人叹为观止,不愧是千古绝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