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简介 赵统,生卒年不详。常山真定(今为河北正定)人,陈寿在正史《三国志》中记载赵云去世后,赵统袭爵永昌亭侯,官至蜀汉虎贲中郎督,加行领军。罗贯中在小说《三国演义》里记述其父赵云去世时,赵统前往蜀汉宫中向刘禅禀告死讯。 《三国志.蜀书六.关张马黄赵传》:(云)子统嗣,官至虎
赵云的儿子赵统是三国时期一位有名的将军,在《三国志》、《汉书》和《后汉书》中都有对他的记载。他的枪法非常的厉害,赵统参与过无数的战争,胆识过人,为蜀国立下了汗马功劳,他的成功丝毫不逊色于他的父亲。现在在一些手机游戏中也会出现赵统这个人物。
赵统,生卒年不详。常山真定(今为河北正定)人,陈寿在正史《三国志》中记载赵云去世后,赵统袭爵永昌亭侯,官至蜀汉虎贲中郎督,加行领军。罗贯中在小说《三国演义》里记述其父赵云去世时,赵统前往蜀汉宫中向刘禅禀告死讯。
《三国志.蜀书六.关张马黄赵传》:(云)子统嗣,官至虎贲中郎督①,行领军②。①虎贲中郎督:后帝置虎贲中郎督以处赵统。按续志有虎贲中郎,主虎贲宿卫,此加督者,盖兼督兵故(具体官秩已不可考)《季汉官爵考三卷》②行领军:蜀有中领军、领军、前领军、行领军,中护军、前后左右护军、免李平文。护军、行护军。又有中监军、关兴为侍中中监军。前监军、王平。右监军,姜维。中典军、上官雝、胡济。后典军,王平。《三国会要.卷二十五.职官四》。
张飞勇猛,他的儿子张苞同样也不白给,是诸葛亮北伐曹魏十分倚重的大将。当张苞的死讯传来,诸葛亮伤心到跌足痛哭,口吐鲜血。可见,张苞在诸葛亮心中的分量。但有一件事很奇怪,赵云那么英勇,和关、张同为蜀汉之五虎上将,为什么他的两个儿子却默默无闻,毫无建树,稀松平庸呢?据史料记载,赵云生有两个儿子,一个叫赵统,一个叫赵广。
《三国志》记载赵云死后,赵统继承赵云爵位,被任命为虎贲中郎。虎贲中郎是个什么官?不过是个下属官员,主要职责不过是给皇帝刘禅做个侍卫统领之类的。赵统、赵广,在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完全是跑龙套角色,整部书仅仅出现过一次,这和关兴、张苞的出场次数相比,简直不可同日而语。
孔明跌足而哭曰:子龙身故,国家损一栋梁,吾去一臂也!众将无不挥涕。孔明令二子入成都面君报丧。后主思念赵云昔日之功,祭葬甚厚;封赵统为虎贲中郎,赵广为牙门将,就令守坟。二人辞谢而去。仅此一次出场,还不是在战场,以后,书里再也没有提到这二人。他们在《三国演义》里,除了给他父亲报丧和守坟,好像没干别的事。
为什么会这样呢?只有一个解释,可能他们确实没什么本领,又或者说,他哥俩跟关兴、张苞比,差得不是一点半点。要不然,蜀国那样人才匮乏,诸葛亮那样爱惜人才,但凡他哥俩有些许能耐,怎么可能将他哥俩晾在一边不用?蜀中无大将,连廖化那样的都做了先锋,诸葛亮六出祁山,却一次也没有带上这哥俩,只能说明,他哥俩确实不堪一用,没啥大出息。赵云文武双全,勇冠三军,他的两个儿子却如此不堪大用,看来,赵云在儿子的教育问题上,的确是出了点问题。
在三国演义第九十七回中,诸葛亮正在家里喝酒吃饭,突然间听见外面有人禀报赵云之子赵统求见丞相。诸葛亮听了之后,惊得将杯子掉到地上,捂着心口叹息:赵子龙估计是没了。赶紧让赵广赵统进来,果然是这样,两人穿着一身孝衣,拜见诸葛亮之后大哭:丞相,我父亲他夜里三更的时候,重病去世,没能熬过去。诸葛亮跌坐在地上,也开始大哭:我的兄弟啊,赵子龙他怎么就去了呢?可怜我蜀汉又要少了一名悍将,栋梁之才啊。简直是断了我一条臂膀!
身边的众将领也是悲痛不已,跟着哭了起来,诸葛亮哭了一会之后,让赵广和赵统去都城向刘禅报告。刘禅知道之后,也是感叹不已,念在赵云对蜀汉立下的汗马功劳,他给赵云厚葬,并且让赵统继承了赵云的爵位,封赵统为虎贲中郎,同时封了赵广牙门将,让两个人为赵云守灵,两个人叩恩之后离去。